“幼兒教育小學化”要不得
信息來源:集團品牌及公共關系部
????社會上無處不在的競爭壓力,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急切心態,應試教育模式對素質教育的長期壓制,合力推動了“幼兒教育小學化”現象的生成。從小學到中學,優質教育資源總體來說是匱乏的。為了能讓自家孩子上好些的小學,家長不敢在任何一個環節上掉以輕心:一方面要調動人脈資源和財力物力疏通關系,爭取獲得“擇?!钡臋C會,另一方面也要督促孩子提前學習小學課程,以便在面試時順利通過,在入學后占得先機,獲得老師的喜歡和關照,實現幼小的“無縫對接”。幼兒園和某些校外早教機構正是抓住了家長們的這種心理,打著“不能輸在起跑線上”的旗幟,堂而皇之地把小學課程搬到了學前教育的課堂上。 ? ????表面上看,小學課程是孩子早晚都要學習的內容,早兩年學習也沒什么大不了的。殊不知,幼兒的智力和心理成長都有明顯的階梯化特征,必須遵行循序漸進、因勢利導的教育法則。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,強學小學課程往往只能重復訓練,死記硬背。這種超負荷的學習方式、超階段的學習內容,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心理壓力,既影響知識的吸收和掌握,也有損孩子的心理健康,使之產生厭學情緒??梢哉f,“幼兒教育小學化”忽視幼兒身心特點,扭曲幼兒成長天性,帶有“拔苗助長”的明顯特征。